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论坛
  • 视频
搜索
头条 >> 头条 >>编辑精选 >> 燕塘牛奶再度卷入“早产奶”风波,生产日期竟比购买时间晚
详细内容

燕塘牛奶再度卷入“早产奶”风波,生产日期竟比购买时间晚

时间:2020-06-10     【转载】   来自:南方+

这两天,广州市民买到“穿越”燕塘牛奶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一片哗然。报道称,6月6日傍晚,广州市民关先生向媒体”反映,自己订购了燕塘乳业的鲜牛奶产品,6日当天忽然发现牛奶包装盒的生产日期“穿越了”,比自己拿到牛奶的时间还晚。

关先生向媒体展示的拍照证据。关先生向媒体展示的拍照证据。

据关先生称,自己20多天前开始订购燕塘的鲜奶配送服务,每天下午会收到两盒180ml的鲜牛奶。6月6日这天,关先生下午17时收到牛奶,傍晚家人饮用时,母亲却无意发现牛奶的生产日期竟是6日的23时59分,比自己收到的时间还晚。在发现问题后,关先生立即向配送牛奶的工作人员反映了此事,对方表示将上报公司。

6月9日上午,燕塘乳业向媒体回复称,生产日期错误是包装盒印刷失误导致的。“因为打印机喷墨当时有故障,生产工人重新更换喷墨打印后,没有调整好时间。”至于关先生担心的存货改日期的忧虑,客服表示:“该款鲜牛奶我们都是按订单数量预估生产的,所以不存在早产和存货。”

事实上,这并非燕塘牛奶产品第一次陷入日期“穿越”风波,2013年就有媒体报道过广州一市民在7月6日买到印着7月16日生产的燕塘牌鲜牛奶。当时燕塘乳业的解释也是“可能为印刷操作失误”。

燕塘牛奶作为广州本土明星品牌,却多次卷入“早产奶”风波,对此,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这说明企业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在风险危机点的监管方面不到位和不负责任,导致同一问题多次出现,二是反映出企业在智能化监控方面的不足。

针对为何会出现“早产奶”的现象,王丁棉分析有两种情况造成,第一种情况确实是扫码打印时出现的差错,第二种情况是人为修改生产日期,多数出现在常温奶上,之前有发现过将生产日期标后两三个月的,巴氏奶、低温奶和酸奶由于保质期比较短,修改生产日期的风险大,人为的因素比较少。

王丁棉表示,常温奶的保质期,比如9个月、1年,过了保质期一两个月喝理论上是安全的,但对消费者是不负责任的,“早产奶”会使消费者无法了解真实生产日期,更无法保证消费者在有效保质期内食用,造成食用已经过期或正在变质的食品,最终危及身体健康。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早产奶”现象很常见,这个也是很多企业在降低风险延长销售日期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比如说2月20日生产的奶粉或者常温奶,可能会写1月1日。随着整个监管端不断的加强之后,这种现象得到一定遏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很难做到完全杜绝这种情况。


微信图片_20200406102203.png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 电话直呼

    • 13929788868
    • 18929750712
    • 客服 :
    • 客服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