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80岁的汪锦云,爱读书看报爱种草养花,五年前老伴儿过世后,她就开始了独居生活。守着十五家园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她说:“我太寂寞了。” 今年6月初,社区工作人员领来一个秀气的小姑娘媛媛。老太太看着蛮欢喜,将空置了好久的次卧整理了出来。 就这样,这一老一少开始了“同居”生活。 老太太免去了小姑娘的房租,小姑娘下班陪老太说说话,两人保持着合适的距离,既有私人空间,又彼此陪伴。 这是杭州长庆街道开始试水的“老青互助”养老新模式,你能接受吗? 1 就想有个人说说话 十五家园8幢2楼的阳台上,种满了花花草草。夏日清晨,白色的栀子花散发着浓烈的香气。 房子很老,但装修不错。简单的两室一厅,两个房间全部朝南。西边一间连着阳台,是汪奶奶的卧室,很整洁。东边一间是她为媛媛准备的。除了一张单人床,还有一张木头沙发,电视柜上放着一台大电视。 “这个房间空了好久,之前外孙住过一段时间。知道媛媛要住进来,我特地跑去超市买了一台新空调,在天热之前给安上了。”汪奶奶喜欢笑。80岁了,身体硬朗,就是耳朵听不灵光,要戴助听器。 退休前,她在杭州电话厂做仓库保管员,退休工资完全够自己生活。女儿生活在嘉兴,一周回来一趟。 一个人的生活,她过得很有规律。 早上6点起床,洗衣服、搞卫生,忙活一阵。早饭也很精致,芝麻核桃粉配鸡蛋,要么就是牛奶泡燕麦,玉米、馒头、煎饼,花样很多。吃完早饭她就要出门锻炼。以前最远走着去过黄龙洞,近两年腿脚不是特别好,就在小区里绕着圈走。回家差不多中午,简单烧个一荤一素,吃完休息一下,看看报纸和杂志,再出门走走。 “到了这个年纪,就是慢慢过日子。”汪奶奶不喜欢家长里短地闲扯,所以很少和邻居们聊天。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学,打打电话消磨时光。她不敢长时间看电视,因为对眼睛不好。老年大学也结束了,又少了一个去处。 汪奶奶说,什么都好,就是孤独。“老头子不在了,实际上我很寂寞,总是看书看报也不行,总要开心一点,有个人说说话。” 2 一个“新家”组成了 汪奶奶把自己的苦闷跟社区里的工作人员说了,对方问了一句:“汪奶奶,你家房子宽不宽敞?” 老人说家有70个平方米嘞,“一个人住嫌大。” 工作人员就把“老青互助”项目跟她讲了讲。 “我看行,可以试试看。”老太太挺开心。 6月初,汪奶奶和媛媛第一次见面。“小姑娘穿着很朴素。一见到我,就喊我奶奶,把自己名字、年纪、电话号码都写在纸上给我了,这姑娘很实在。我看着很喜欢很满意的。” 媛媛24岁,老家浙江衢州,毕业后来了杭州,在一家公益组织工作。她也面临着和所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同样的问题——租房。 刚来杭州时,媛媛借住在朋友家,后来在闸弄口找了个单间,和陌生人合租两室一厅,租金每个月1000多元。“租房的人都有体会,会担心涨房租,会担心随时随地要搬家。”媛媛一个月的收入4000多元,除去房租,剩下的不多。而且,每天通勤,她在路上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 下城区长庆街道在走访辖区企业的时候,了解到了媛媛的个人情况,觉得挺适合和汪奶奶结对的。媛媛欣然接受,汪奶奶的家距离单位走路就几分钟。“第一眼看着奶奶就挺亲切和蔼的,房间打扫得很干净,而且她种了那么多花,比我租的房子环境都好,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毕竟房租的压力可以减去,再加上我做公益这块,并没有直接和老年人接触,这也是次不同方式的体验机会。” 就这样,两个人“看对了眼”,组成了一个“新家”,汪奶奶的女儿也同意了。 3 给彼此空间和适应期 第一天晚上,汪奶奶在卧室里准备入睡了,听到“叩叩”两声。 这才想起来,家里来“新人”了。她起身给媛媛开了门。 “汪奶奶,我是媛媛。刚下班,有点晚了,不好意思。”小姑娘站在门外又做了一次自我介绍,她担心老人记性不好。 老太太热情地把她迎进来,让她随意一点,就当成自己的家,不过也提出了一条小小的要求:自己房间要弄干净。她还嘱咐了一句:“以后回家晚的话,给我打个电话。” 姑娘点点头,也不知道聊什么,就回了房间。 “因为刚认识,有很多话聊也不现实,还是要慢慢磨合的。而且,住进来之前我就想好了,个人空间肯定会被压缩的。”媛媛说。 汪奶奶也看得很透:“我们毕竟相差了那么多岁,我比她奶奶年纪还大。慢慢来嘛,我也不想因为没收房租,就用条条款款约束她。” 一天天地过去,媛媛住在新家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之前出差了一段时间,媛媛没在,汪奶奶倒是有点想念。 两个人之间依然有疏离感,却不陌生了。 年轻人爱睡懒觉,早上出门总是匆匆忙忙,媛媛来不及吃早饭,也不麻烦汪奶奶。晚饭也都是在外面解决。“有时候下班早的话,我吃好饭回去,看到奶奶在做饭,我就会看看她怎么做饭的。” 汪奶奶有时候絮絮叨叨,媛媛就听着。只要奶奶在客厅里,她就不会关卧室门。“其实挺多时间,她自己看看报纸,我刷刷手机,然后说上几句话,我会监督她量血压。 汪奶奶最近买了智能手机,媛媛教老人用微信,发朋友圈。 媛媛的房间里,私人物品很少。因为她原来的房子还没退租。“毕竟我们才相处了一个多星期,我觉得还是要磨合,给奶奶和我自己都留有余地。”住在这里的时候,她都是带着换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周末她会回出租房,也给汪奶奶和女儿留空间。 4 不少老人都想找个人陪陪自己 这是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长庆街道街道老龄化程度很高。为解决独居、孤寡、空巢等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长庆街道首试“老青互助”养老新模式。 “老年人首先要愿意与年轻人共处,同时住所至少有两室一厅且相对整洁,就可以报名加入‘老青互助’项目。我们有筛选标准和服务协议,主要解决空巢老人精神孤独、知识老化和生活中缺帮手的问题。年轻人则能减轻租房压力,有相互陪伴、相互取暖的现实意义。”长庆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陈红说,在街道的走访过程中,有70多户独居孤寡老人都表示想找个人陪陪自己说说话。 事实上,“老青互助”项目的双方不仅需要“缘分”,也还有很多现实问题要考虑,比如万一出现纠纷怎么办,如果屋里物件损坏了怎么办……而且,老人们的要求也不低,对同住年轻人的职业、工作场所、相貌、脾气都有很具体的要求。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要住在一起,所以我们在牵线的时候非常谨慎。我们要对老年人负责,也不能委屈了年轻人。眼下这种模式也是在探索阶段,之后就算推广,可能也会是一户一方案。” 当我们在不断长大时 父母、家里的长辈们也在日渐变老 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所以,趁着现在还有时间 不妨多陪陪家人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等你老了, 要选择怎样的方式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