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香港知名零售企业陆续公布2020财年业绩报告,“亏损”成了避不开的“主流现象”。比如潮牌服饰零售企业I.T宣布亏损5.16亿港元,美妆零售连锁SASA宣布亏损5.16亿港元。结合此前珠宝零售企业周大福和周生生相继公告净利润下跌超过30%,继LV、Prada关店信息后,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亦在4月份关闭了海港城旗舰店。这一年来,香港主流零售企业,2019年上半年遭遇香港商业环境动荡影响,2020年上半年又遭遇疫情带来的全球商业萧条期,更加艰难。
I.T集团2020财年亏损7.5亿港元 在截至2月29日的12个月内,香港多品牌服饰零售商I.T销售额同比大跌12.6%至77.19亿港元,净亏损达7.46亿港元,上一年净利润为4.44亿港元。期内香港和澳门的零售总额大跌23.3%至25.8亿港元,中国内地的零售总额则减少9.4%至37亿港元。该集团表示,亏损主要受大环境的持续震荡和消费者购物欲望低迷影响。
周大福2020财年净利润下跌36.6%
周大福珠宝集团发布的2020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集团营业额同比下降14.9%至567.51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大跌36.6%至29亿港元。
周生生以一份最近十年的最差成绩单,结束了艰难的2019年。最新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全年收入177.36亿港元,同比下滑6%;珠宝零售是公司的绝对主业,收入162.58亿港元,同比下滑5%;归母净利润6.44亿港元,同比下滑36%。
6月18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莎国际”)发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19/20财政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莎莎国际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下跌29.9%至57.17亿港元,年内亏损5.16亿港元,而上年同期溢利4.71亿港元。
香港零售连跌16个月 据香港特区政府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5月份零售额同比下降32.8%至268亿港元,连续第16个月出现下降。 5月香港的零售总额为268亿港元,同比下跌32.8%,今年前五个月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跌了34.8%;零售总销量同比下跌了33.9%。百货公司的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7.8%;超市的销售额同比增加7.3%。
旅游业的严重低迷也是零售表现糟糕的重要原因:5月,香港的入境游客数量同比下跌了99.9%,仅为8139人;来自大陆的游客人数同样下跌了99.9%,仅为5670人。 其他各个商品品类的5月的零售额情况如下:珠宝,手表和钟表行业的销售额同比下跌69.7%;药品和化妆品行业销售额同比下跌62%;鞋类、相关产品和其他服装配饰销售额同比下跌39.7%;光学眼镜行业销售额同比下跌35.6%;酒类与烟草销售额同比下跌17%;中草药销售额同比下跌35.4%。 上半年,香港奢侈品纷纷撤店
对于很多奢侈品牌而言,香港市场占到全球奢侈品牌5%至10%的销售额。面对购买主力的骤减,这些奢侈品牌也开始重新审视落地香港的价值。今年上半年,诸多奢侈品牌开始在香港收缩业务。
1、最先决定撤离的是奢侈品牌Prada,于去年10月决定其位于香港罗素街的旗舰店在租约到期后不再续约,又于今年1月提前2个月结束营业,属业界罕见,引发广泛关注。 2、据《南华早报》报道,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因为香港时代广场不肯对约500万港元的月租金减租,将关闭旗下Louis Vuitton品牌位于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的旗舰店。目前,Louis Vuitton在与九龙仓置地就租金问题协商失败后决定不再续约。 4、另据时尚商业快讯,Tiffany在香港最昂贵购物街区尖沙咀广东道的旗舰店已悄然关闭,该占地面积4000平方英尺的门店租约已于去年底到期。 5、4月6日,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华伦天奴)位于尖沙咀广东道海港城的旗舰店租约期满结束营运。这家分店面积达900平方米,于2015年开业,是该品牌在香港最大旗舰店。 6、近日 ,知名女性内衣品牌Victoria's Secret最新于铜锣湾京华中心的旗舰店外贴上告示,宣布结束营业。
7、大型服装连锁品牌GAP称,将于7月下旬起,陆续关闭在港8间分店的其中5间,包括希慎商场店、尖沙咀旗舰店、K11 MUSEA店﹙共有2间舖﹚及又一城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