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日报】茂名电白探路新机制:乡村振兴“领头雁”有了预备队时间:2020-07-25 文章内容
2020年7月25日《南方日报》06版 烈日当空,吴广武头戴草帽,穿过一片拆旧复垦而来的新耕地。在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堂砥村,拆旧复垦本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吴广武不但啃了下来,还交出了“完成下达任务量292%,全镇第一”的好成绩。 定岗位、派任务、压担子……作为堂砥村候任村党组织书记,吴广武在跟班学习的同时,还需经受住组织交给的重点难点工作考核。 明年是村级换届选举年,如何从制度设计上破解村级党组织书记物色培养难题?4月以来,电白探索推出“候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机制,为乡村振兴“领头雁”配备预备队,打造高素质带头人队伍。截至目前,电白选拔任用了376名候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马踏镇下山村党支部书记蔡子琛带领候任村党组织书记李燕坤到田间察看毛豆生长情况。 从被动“等才”变主动“选才” 沙琅镇新陂村50亩番石榴基地里,红心芭乐品种即将迎来今年第二次收成。村里把“一村一品”的试种任务交给候任村党组织书记蔡周胜。 这些年,村里上报的“一村一品”不断更换,原因就在试种试养不成功,难以全村推开。“新农村建设项目临近尾声,新陂脱贫出列,村民们就盼着‘一村一品’能早日搞成。”“85后”蔡周胜拥有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学历,渴望用知识改变乡村面貌。 “年纪轻、文化水平高是这批候任书记的突出特征。”电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永顺告诉笔者,376名候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40%,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65%,44人具有本科学历。 今年4月,电白区委组织部按照宣传发动、初始提名、资格联审、人选考察、研究确定、上报备案6个工作程序,重点从现任“两委”干部、候任干部以及村民小组长、致富能手、企业管理人员、退伍军人、回乡知识青年等优秀党员中物色选拔候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观珠镇葛山村党支部书记谢兴荣(中)带候任村党组织书记谢荣昌(右)修补村中灌溉渠的多处缺口。 以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举“等才来揭榜”,新当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多少要花上一段时间适应工作,有的甚至出现能力不匹配现象。“行不行?试一试就知道了。”电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院新认为,“候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机制实行‘选、育、管、用、储’全链条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等才’向主动‘选才’转变。” 新机制被视为“候任村(社区)干部”机制的升级。2014年以来,电白选拔培养候任村(社区)干部873人,其中601人已当选为村(社区)两委干部。 日益成熟的“先备后用”模式,在乡村形成了优秀人才的“聚宝盆”。 提前练就振兴乡村的过硬本领 “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对带头人的素质要求不同。如果说10年前还要看电脑操作能力,那么现在则要求具备带领村民振兴产业的能力。”沙琅镇党委书记吴伟华认为,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是换届后“两委”首先要面对的考题。 沙琅镇17个行政村选配26个候任书记。除了定期举办培训班,镇里还分批安排他们到镇组织办、综治办等重点难点工作岗位跟班锻炼。“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今天的农村工作,压力大,任务多,村党组织书记没有过硬的本领,乡村难以振兴。”吴伟华说。 那霍镇覃坑村党支部书记黎甘川带候任村党组织书记肖营入户走访困难老党员黎干川。 沙琅镇谭儒村“一村一品”远近闻名,村里的萝卜产业链产值超过2800万元。与谭儒村一河之隔的甘村村,仍在加紧“旱改水”。“村里山坡地2000亩,水田1600亩,可划分两个区域搞种养;2条规划中的公路交叉点就在咱村,可在道路两旁建设加工厂……”谈到未来设想,甘村村候任村党组织书记廖喜亨咬着牙说,“河对面能办成的,我们也能做得好!” 尽管项目资金仍在排队,望夫镇芳塘村却先行一步,渴望“干一番事业”的吴沛锋带着大家早早制定了污水处理布点图。“成为候任村党组织书记,心中有着强烈的服务群众责任感。”吴沛锋说。 7月17日,吴沛锋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当天的民主测评中,他获得综合评价优秀票93%、赞成票100%,折射出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电白已有19名候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