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鹦鹉”已生成,防风Ⅳ级响应启动,有关人员取消休假
6月12日更新▷▷
23时05分
#防风预警#
省三防办:台风橙色及以上预警时,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停课
12日晚,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发出关于防御台风的通告。通告对发布不同级别台风预警信号时的防御作出要求。
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时,停止户外集体活动,有高空作业的建筑工地一律停工,居住在简易工棚人员转移到坚固安全的房屋;发布台风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时,停止室内大型集会,立即疏散人员。
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后,滨海浴场、景区、公园、游乐场视情停止营业,关闭相关区域,组织人员避险。
发布台风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时,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一律停课,学校应当妥善安置寄宿学生。
发布台风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时,视情采取停工、停业、停市、停运等应急措施(特殊行业除外),并为滞留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风场所。
【记者】谢庆裕
【通讯员】粤应宣
23时
#取消休假#
省三防办:各地有防台风任务有关人员取消周末休假
“周末期间,台风影响地区市、县、镇主要领导不得同时离开所辖区域,落实足够干部在岗备勤,有防台风任务的有关人员取消周末休假。”12日晚,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发出通告,就做好当前台风防御工作提出要求。
通告指出,前一阶段,我省降雨频繁,江河湖库水位较高,北部山区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当前台风及其引发的强降雨将再次袭击我省,致灾风险较高。
通告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防台风“五个百分百”,组织出海作业渔船百分之百回港,商船避开台风影响的海域,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回港船只百分之百落实防御措施,暴潮巨浪高危区、小流域洪水高危区、山区地质灾害高危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危破房、低洼地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汕尾以西、雷州半岛以东海域的免休渔船必须在13日14时前全部回到港口避风。
【记者】谢庆裕
【通讯员】粤应宣
21时40分
#防风预警#
“鹦鹉” 趋向广东中西部沿海,防风Ⅳ级响应启动
笔者12日晚间从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今年第2号台风“鹦鹉”已于6月12日20时生成,其中心位于阳江东南方约 750 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8 级(18 米/秒),中心最低气压 998 百帕。
预计,其将以15公里—20 公里的时速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趋向我省中西部沿海,14 日白天以强热带风暴级(10 级左右)在珠海到湛江之间沿海地区登陆。
鉴于台风“鹦鹉”的发展趋势,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决定于 6 月 12 日 21 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已下发防台工作指引,联合省气象局向重点受影响的13个地市发送全网预警短信约1.1亿人次。省消防救援总队命令茂名、阳江、江门、中山、珠海、肇庆、云浮等7个支队抗洪抢险专业队共280名指战员集结待命,装备器材上车上架,做好抗洪和台风救援工作相关准备。
【记者】谢庆裕
【通讯员】粤应宣
21时
#台风生成#
第2号台风“鹦鹉”已生成,目前为热带风暴级
中央气象台20时55分消息,截至12日20时,第2号台风已经从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正式命名为“鹦鹉”(NURI),中心最大风力达到8级(18米/秒),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南方向约760公里,其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19时40分
#天气预报#
2号台风将正面登陆广东,13日夜间起全省多地有暴雨大风
“龙舟水”刚停,全省便回归高温笼罩,而在12日,又有热带低压从南海方向向广东移动,将逐渐增强发展为今年第2号台风,预计将在14日正面登陆广东。
截至12日17时,热带低压中心位于距离广东阳江市东南方向约800公里,也就是北纬17.0 度、东经117.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达15米/秒。
预计,热带低压将发展为今年第2号台风,未来以15-20公里的时速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向我省中西部沿海,14日白天将在珠海到湛江之间沿海地区登陆。
但在台风影响广东前,全省大部仍处于高温状态。
截至12日17时,全省共有98个县区发布黄色高温预警信号,雷州和徐闻发布了橙色高温预警信号。而中南部的大部分市县也已发布白色台风预警信号。
12日14时,风云二红外小云图。(来源: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省气象台预计,13日白天,全省将有较大范围35℃-37℃高温,13日夜间起台风开始影响广东。
其中,13日白天,粤东、珠江三角洲沿海市县多云间晴,有(雷)阵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晴间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大部分市县34℃-36℃,南部沿海市县32℃-34℃。
13日夜间到15日,江门、阳江、湛江、茂名、云浮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广州南部、深圳、珠海、佛山、惠州南部、汕尾、东莞、中山、肇庆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余市县有中到大雨。同时,粤西和珠三角南部沿海市县和海面有9级-11级大风,粤东沿海市县和海面有6级-8级大风。
而在海上,13日-14日,南海中部、南海北部9级-10级阵风11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旋转风10级-11级阵风12级。
广州市区,6月13日,多云,午后有雷阵雨,气温介于26℃到35℃;6月14日,阵雨转大到暴雨,气温介于25℃到29℃;6月15日,阴天,大雨转(雷)阵雨,气温介于25℃到31℃。
科普:什么是南海“土台风”
在南海海域形成的台风,一般称为“南海台风”,也俗称“土台风”。这样的台风有以下特点:
1.相对弱小。南海热带气旋的强度和尺度比西北太平洋的小且弱,达到台风级别的仅占35%左右。
2.结构不对称。南海的热带气旋大多不具有典型的结构,云系结构不对称,较少有典型的螺旋云带出现,范围较小,眼区不清楚。
3.离岸近。从生成到登陆影响时间短。
4.路径难预测。南海热带气旋容易被周围因素,如高空流场、冷空气等影响,路径曲折,其路径预报至今仍是一大难点。
【记者】张子俊
19时30分
#预警#
“鹦鹉”将至!南方电网发布防风防汛蓝色预警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2日位于南海东部海面的热带低压,将发展成为今年第2号台风“鹦鹉”,预计14日白天在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12日14时30分,南方电网发布防风防汛蓝色预警,提前部署防控措施,落实应急抢修准备工作。
6月初以来,南方地区的强降雨对南方电网部分用户用电造成影响。经抢修,截至6月12日17时,广东、广西、贵州电网公司受影响用户已恢复98%以上,云南电网公司已全部恢复。
南方电网应急办介绍,该公司提前安排“灾前防”措施,密切监测台风动态,及时加固相关电力设备设施、清理周边易漂浮物和树障,加强办公生产场所、施工现场及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和整治,落实各项防风防汛措施,做好台风和强降水防御工作。
南方电网也正安排各单位做好应急值班,预调配应急资源,落实应急抢修准备工作,做好“灾中守”准备。对于前期遭遇强降雨的地区,南方电网相关单位将特别注意灾害的叠加效应,加强防范次生灾害。
据南方电网的《2020年汛期及迎峰度夏期间南方地区天气趋势预测分析报告》透露,整体上看,2020年汛期及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所在的区域天气复杂多变,气温与往年同期相比略偏高,主汛期可能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登陆或影响南方电网供电区域的台风数量较往年偏少,强度显著强于2019年。
【记者】刘倩
【通讯员】黄勇华 余志纬
15时30分
#预警#
广州发布今年首个台风预警!第2号台风将于13日上半夜影响广州
原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扰动,正逐渐加强成热带低压,并向广东靠近,预计其将进一步加强为今年第2号台风“鹦鹉”。并且较大可能在14日白天以强热带风暴级(10级左右)在深圳至吴川沿海地区登陆(离南沙区最近100公里左右)。
这次台风也将影响广州,预计在13日上半夜起热带气旋外围开始影响广州,风雨逐渐加大,将有大到暴雨,沿海和港区阵风逐渐加大。到15日中午前后,风雨影响基本结束。
截至15时28分,番禺区、南沙区、增城区、海珠区、荔湾区等已发布台风白色预警。并且,随着热带气旋的靠近还将逐步升级预警信号,市区最高可能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番禺南沙最高可能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南海台风未来发展趋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还需及时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记者】张子俊
【通讯员】林惠娜
14时30分
#预警#
“龙舟水”刚停没几天,台风又要来。
今年第二号台风预计今日生成,这个6月太难了。
截至12日11时,热带低压距离广东阳江市东南方向约990公里处,将以每小时15公里-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在这里也向大家科普下,台风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根据风速大小,基本是从热带低压成长到热带风暴,再成长到强热带风暴,最后再增强为台风、强台风和超级台风。
所以,目前南海这个还只是台风的胚胎。
不过中央气象台预计,该热带低压将于12日中午前后进入南海,而后强度逐渐增强,白天将发展成为今年第2号台风,并将于 14日白天以“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登陆广东沿海。
截至12时15分,湛江、阳江、茂名、珠海、汕头等南部沿海地市,都已经启动台风白色预警。
目前,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已经发出提醒:14日白天将有台风正面袭击我省,粤西、珠三角、汕尾有暴雨到大暴雨,沿海地区及海面有8至11级大风。请做好防御强降水及其引发的积涝、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海上船只和作业人员及时回港避风,不去海边游玩。
而在南海海域形成的台风,一般称为“南海台风”,还有个小名叫“土台风”。
一股憨憨之气扑面而来。
这样的台风有以下特点:
1.弱小。南海热带气旋的强度和尺度比西北太平洋的小且弱,达到台风级别的仅占35%左右。
2.丑。南海的热带气旋大多不具有典型的结构,云系结构不对称,较少有典型的螺旋云带出现,范围较小,眼区不清楚。
3.离岸近。从生成到登陆影响时间短。
4.容易迷失自我。南海热带气旋容易被周围因素(如高空流场、冷空气等)左右,没有清晰的目标,道路曲折甚至打转,因此路径预报至今也是一大难点。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