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无贫困县的意义

来源: 686新闻工厂 2020-11-25


牛日成 | 撰文

徐浩 | 音频

陈炯 | 版式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紫云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同时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全国832个贫困县“清零”,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特别举行相关活动,但并不影响这件事成为中国脱贫攻坚史上又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我们粗线条地回顾这件事的历程: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832个全国贫困县名单,涉及22个省区市。当时,全国贫困县的面积总和占国土面积一半,全国大约每三个县中就有一个是贫困县,完全没有贫困县的省份只有9个。由此也可见,消除贫困的难度之大。

国务院确定贫困县是为了通过国家扶贫专项资金等政策帮扶贫困县脱贫的措施之一。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贫困县从2016年开始逐年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的数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由此带动我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十三五”时期,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

今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尚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最终实现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贫困县脱贫“摘帽”。


832个贫困县在7年间全部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这是中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也充满豪情。

消除贫困,实现小康,这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梦想,但这一梦想一直没有找到实现的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之战不断推进,让7亿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不断向消除贫困的梦想靠近。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面对还有9899万贫困人口,中国反贫困斗争进入到新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党中央庄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万人。这是一场决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奋斗目标,全国总动员展开扶贫攻坚势在必行。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十八洞村与村民座谈

这些年来,从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明确“一个人不能少”到确定国家贫困县、一个个帮扶“摘帽”,从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到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持续发力,从全国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到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从“要想富先修路”到“扶贫先扶志”,从“易地搬迁”到“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上的各层“链条”全面转动,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这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攻坚方式方法形成长效机制,发挥出巨大的效能,带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加快脱贫奔康的步伐。

2020年非同寻常。在这个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给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及时作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保持不改变,扶贫攻坚力度不减。

今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示,今年以来,14亿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上下同心,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当2020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全国贫困县“清零”,不仅成为中国扶贫攻坚战略成效的标志之一,而且再次有力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刻度。贫困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主要目标中包括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为全国乡村走向共同富裕擘画了新的蓝图。我们相信,中国人民摆脱了千年贫困,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来源:686新闻工厂

编辑:杨洪金


二维码.png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 首页
  • 茂名房产
  • 视频
  • 南粤论坛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