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谋 | 谁给你挖山砍树毁文物的权利

2021-12-08

庄山是电城人的故乡山,电白旧八景之首,广东百景之一。关于这座山的人文史,我曾写过一篇小文《庄山》,附文末供参考。这座山海拔不高,也没有群峰傲立之势,但它在电城人心中,却有膜拜其下,高山仰止之感。从明清至今,山中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一桥一溪,一庙一舍,山前飞瀑,峰峦竞秀,鸟语花香,泉韵松影,无一不载入史册,成为小城人游山观海,文人墨客品茗吟咏的精神栖息之地。

山中有一著名古刹山寺,旧称“净土寺”,后更名“庄山寺”。庙虽小,底蕴却不薄,据说曾是宋朝末代小皇帝赵昺南逃避难之地,黄十九公因护驾而战死山前。庄山寺门外,曾竖立四块半人高碑刻,分别刻着“海飞云立”四字。据小城老派文化人陆孔尧先生说,碑字出自清代名书家鲍镇芳之手,鲍先生安徽繁昌人,曾当过“电阳试院”主考官。如今这四块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碑刻,碎的碎,断的断,仅“海”字完整,尚可观其神韵。

(“海飞云立”石碑现况)

沿庄山溪流而下,还有多处摩崖石刻,如“庄泉”、“涤尘”、“临流观化”等。山中还建有“大观亭”、“云雨亭”、“洗心亭”等。印象中寺前方还有诗碑,这些清代文人骚客的墨迹,如今也不知所终。三四年前,庄山寺西大片几十年树龄的相思树,还有一棵二百多年树龄的荔枝树,也被砍伐。上周六(三天前),乡人反映,横架于庄山寺前干溪上的石条古桥,给寺庙住持叫来勾机挖走了,已铺上水泥板。别小看石板桥,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属文物古迹,应受到保护,居然眨眼间就没了。

(“海飞云立”石碑现况)

当我从市区赶回来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想破寺门而入找住持问个究竟,一和尚告知,住持明国师外出了。明国师何许人?此人背景略知一二,当兵出身,后拿了个什么佛门证,便成了庄山寺住持。自从他进了庄山寺门,庄山寺便成了是非之地,寺门常闭,极少与外界通联,故小城人对他并不好感。这不足以说明他有什么问题,但有些事情他做的确实太过了,比如,无度砍伐树木,堵山泉截流引水,挖山扩建,毁掉不少文物古迹,等等,都是他所为。

当天下午镇干部也在,还有其他乡亲,我们在庄山寺一楼底层堆放工具杂物的地方,发现一堆残碑,其中就有“海飞云立”碑,仅“海”字可辨,其余三字碑成了残片,压在一堆钢材杂物之下,看得我们痛心疾首。第二天,滨海民俗协会出资请人把残碑拉回镇文化站保存起来。

(随意压放在杂物间的文物石碑)

对庄山寺住持的胡作非为,我们不少干预,但都效果甚微。每次干预,他都变本加厉,找关系给我们施压,甚至动用各级宗教部门权力直接干扰,如此狂态,不可一世,根本不把小城人放在眼里。究竟是谁给了他挖山砍树毁文物的权利?谁是幕后保护伞?据我所知,这些年反映庄山寺的问题不少,都未引起当地政府部门足够重视,甚至个别吃政府饭的人还为住持说话,打圆场,这是为什么?


山已不山,寺已非寺,作为小城人岂能再容忍!护我故乡山,是当务之急,是每个小城人责任所在,这重担,非区区文人所能担当得起,希望能唤起更多有识之士,站到“护我故乡山”之列。

2021年12日7日 于小舍南窗下

(已运回镇文化站的部分石碑)

附旧作:

(图片:阿哥、澈)

来源:空空斋布衣时光


南粤直击LOGO.png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 首页
  • 茂名房产
  • 视频
  • 南粤论坛
  • 会员